在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尊敬的晓灵副行长,苏宁副行长,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本届论坛以“金融生态—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去年周小川行长第一次提出有关金融的理论后,我一直十分关注并深表认同。一个良好、平衡而和谐的金融生态,不仅有利于优化区域金融发展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对上海来说,建设适应金融机构集聚和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是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备条件和基础。借此机会,我很愿意结合上海金融生态建设情况和未来发展的考虑,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
一、上海金融生态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不断得到优化,总体处于良好、平衡的发展状态
1998年,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沪闽金融安全区的目标,多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金融生态建设,积极主动配合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从六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上海金融上海金融生态。
二是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3+2”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重大事件即时协调、处置机制,研究制定了《上海市金融稳定工作总体框架》,着力提高联合监管、协调、处置风险的能力。
三是积极发挥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截止2006年8月,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566家,其中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300余家,上海正成为我国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四是成立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推动中国银联落户上海,推进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中心城区金融辅助产业带建设,银行卡受理环境大大改善;
五是在央行批准下,率先建立了个人和企业信用征信系统,努力改善上海的信用环境;
六是不断完善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在沪各金融机构和法院系统密切配合,严厉打击金融诈骗、企业逃废债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和银行资产的安全。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前不久公布的《中国金融生态调查报告》中,上海在十大类调查栏目和综合平分名列第一。当然,我们也认识到,上海的金融生态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金融市场辐射能力偏弱,金融企业规模不大,缺乏具有行业领导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金融机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适应的一整套法律体系、制度安排、诚信环境、金融文化尚未完全建立等。因此,推进上海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推向深入,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多管齐下,深入推进上海金融生态建设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已经明确,就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国际金融中心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营造一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生态环境。我们已经将金融生态建设纳入“十一五”金融专项规划,并体现在全市“十一五”总体规划中。总的要求,就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精神,抓住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契机,积极配合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合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促进金融优质资源集聚发展。
重点是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未完,全文共4280字,当前显示12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