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北京后海地区旧房改造的可行性报告

北京后海地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征求意见稿

一、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北京后海地区危旧房改造

2、项目占地面积:20公顷,建筑占地14公顷

3、项目投资总额:124.2亿元人民币

4、项目建设地点:(详见地街图)

5、项目迁移人口:约4000户

(二)项目背景

后海地处北京市中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距天安门仅有

四、五站地,与著名的北海一水相连,与景山、故宫遥遥相对。总面积14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绿地面积11.5公顷。是北京城内700年以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后海是指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的什刹海。为了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被称作后三海。

后海是13世纪元大都规划设计的基本的依据之一,什刹海周边从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的繁华商业区。后海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许多建筑年代久远,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方胡同和鸦儿胡同、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什刹海一带,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俗语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后海的水域连着故宫的龙脉,从古至今都是风水宝地。所以,历代的高僧们在这里修寺建庙,而王公大臣们则在岸边选址筑府造园,名人们也纷纷迁居湖畔,开始了后海边上最初的水岸生活。两岸依依垂柳掩映着王府和历代名人故居,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八位。这里寺庙林立,素有“九庵一庙”之称。

后海是老北京久负盛名的消夏、游玩场所。史书记载,暑夏时节,藕局、茶社、食品、商摊和曲艺等各式摊棚沿岸而设,吸引着仕宦官家、文人雅士、

平民百姓纷至沓来,场面盛极一时。如今,银锭桥边有百年老店“烤肉季”和“爆肚张”,还有“孔乙己”。西海岸边的鱼生、茶道、船餐,让食与乐调和。后海酒吧街已成为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爆肚冯、年糕钱、奶酪魏、小肠陈、茶汤李、褡裢火烧„„12家让北京人牵肠挂肚的小吃,也在后海藏匿在胡同中的“九门小吃”落户。

在后海,体会到的是老北京风情,古老的街道散发着沉积了千年的北京文化气息的气味。说到后海的北京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四合院。可以说四合院是北京最具传统意义的民宅形式。早在辽代时期已经初成规模,后经金、元,再到明清时期逐渐完善,最终成为了北京城最具特点的住居形式,后海的四合院,是最具京味的。

正规四合院一般自西向东贯穿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偏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如今大部分四合院建筑,因长年失修,大都成为破旧的房屋及院落。加之住户人口激增,使得居住的院落空间狭小而拥挤;又由于结构老化、市政建设落后,造成传统四合院区域生活环境的普遍恶化。这一状况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水平以及北京首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要想入住必须重新改造装修。


(未完,全文共4120字,当前显示13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