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主要政策、法规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莲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的非财产权利。
5.开垦土地,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6.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7.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是指承包方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彻底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与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
8.耕地,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9.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所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0.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市场主体。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1)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
(2)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3〉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4〉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
〈5〉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6〉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
答。(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这是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方法。《土地管理法》规定了新增加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措施。(4分)
(2)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不减少,是指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的综合措施,保证我国现有的耕地的总面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具体办法包括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实行省级政府负责制等。
4.捕捞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两种。(1)特许取得。在通常情况下从事捕捞业,须取得有关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特别许可。《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捕捞业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4分〉(2〉自由取得。从事娱乐性游钓业以及在尚未养殖、管理的滩涂手工采集零星水产采集业,
不需特许即可自由获得捕捞权,只是该渔业权的行使应受政府管理的一定限制。
5、简述共有的特征。
答:(1)共有的主体是多个公民、法人或其他主体;(2分)(2)共有的客体即共有物是特定的物,它可以是独立物,也可以是集合物;(2分)
(3)共有人对共有物按照各自得份额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或者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2分)(4)共有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权类型,
6、义务教育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式简易小学或教学点、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工读学校等。(2)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设置应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分〉。〈3〉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省级政府制定学校的经费开支定额,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开主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等。〈2分〉
(未完,全文共8714字,当前显示13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