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

畜禽生态养殖废弃物的利用及节能减排的措施来源:国际畜牧网--中国牧业通讯时间:2011-06-10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不断增加,畜禽养殖数量也急剧扩增,大量粪尿、垫料以及废弃物对养殖环境的空气、土壤、水质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害。我国每年畜禽养殖粪便总量达5.8亿吨,粪水年排放总量高达60亿吨,成为仅次于工业污染的第二大公害。畜禽生态养殖是利用一定的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循环用于能源利用和农作物种植,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养殖的概念

生态养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以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二、生态养殖的基本特点

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与农业作物生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物质再利用的循环链,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及资源再生,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利用无污染的土地、水域,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种植的生态环境,使用无公害饲料、肥料,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三、生态养殖改善环境的基本模式

1“种-养”结合型或“种-养-加”结合型模式

就是将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便用于施肥,提高土壤肥力,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其特点是养畜积肥、肥多粮多、粮多肥多,是我国农村最简单、最原始、最环保的粪便利用方式。“种-养-加”结合型模式,是利用农副业加工副产品(如豆腐渣、淀粉渣等)饲喂畜禽,粪便施肥,以达到粮食增产目的。

2“种-养-沼”模式

畜禽粪污能够被微生物发酵分解转化而产生沼气,在发酵的过程中,病原菌、寄生虫卵减少95%以上。沼气可用作能源,沼液则是一种速效性有机肥料,剩余的废渣还可以返田增加肥力,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这种模式是以畜禽养殖为中心,沼气工程为纽带,集种、养、鱼、副、加工业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具有生产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效果好的优点。

3“种-禽-林”模式

利用林树、果树间空地进行鸡、鸭等的放养,让其在林中自由活动,采食林间的杂草和虫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饲料,粪便还田。该模式既保证了林果的正常生长,避免了杂草丛生和虫害侵袭,又减少了饲养成本,缓解了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林果地的化肥使用量,改良了土壤品质,形成了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创造出综合效益。其缺点是要求土地面积大,家禽的生长速度比在圈养和规模化饲养条件下低,不适合大规模养殖场,适合在林地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

4“种-养-果(林、茶)”模式

利用林园、果园、茶园空地,进行家畜圈养,粪尿分离后,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粪尿等经沉淀处理后用作附近果(林、茶)园的肥料。优点是养殖业和种植业均实现增产、增效,缺点是土地配套量大,部分场污水处理不充分。


(未完,全文共3716字,当前显示123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