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行动计划

为全面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4号)以及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府〔2010〕108号)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宜居城市建设提升我市城市发展质量,提高市民幸福感,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创建优势

我市较早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体制,在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方面为宜居城市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宜业”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移民城市,具有自主创新、开放包容的特点,成为全国最适合创业的活力之都。近些年,我市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优化,新兴产业不断衍生发育,带来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为市民乐业安居创造了较好条件。

(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深圳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完善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全方位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水电油气等资源能源工程有序推进,城市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较完备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完整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宜居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房地产市场发展渐趋成熟

我市是全国最早建立商品房市场的城市,特区成立以来,房地产市场发展渐趋成熟,住房供应结构逐渐合理。建设用地供应从新增向存量转变,通过城市更新建设住房,落实差异化的住房金融税收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至2010年末,全市住房总建筑面积4.09亿平方米,约810万套。人均居住面积达39平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

(四)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圳生态环境总体保持良好,201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6天,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公园总数653个,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4平方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五)社会保障全国领先

目前,深圳已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生态补偿也是全国先行者之一。全市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总量突破3500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医保,农民工的养老、工伤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均名列内地大中城市之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目前的510元/人/月,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公交都市”初步形成

深圳地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6月,深圳地铁二期全面建成通车,地铁运行总里程达到178公里,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初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绿道网低碳慢行系统逐步建成。

二、面临的挑战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原特区内外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宜居城市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一)住房问题较突出,居住条件待改善

近几年住房价格上涨较快,房价收入比偏高,增加了市民的居住成本和人才的创业成本。保障性住房供应量距离市民实际需求量尚有差距。城中村改造及老旧住宅区居住条件改善尚需加快。

(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

原特区内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标准不一,原特区外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外来人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及利用不合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亟待完善。

(三)居住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未完,全文共7301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