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赌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

“名人效应”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消极影响

摘要。当代“名人”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名人效应”不同于“名人崇拜”,它吸引着大学生选择表层化、功利化的目标,助长“审丑意识”,导致大学生一味信奉“终南捷径”,追求“随性自在”的散漫生活,难以形成科学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名人;名人效应;名人广告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4-0103-02

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又是最富有活力和朝气的群体,他们在思想道德、人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也日益增强。

一、“名人”的定义和特征

何为“名人”。所谓名人,是指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对社会公众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名人”具有以下时代特征:

1.对电子媒介的强烈依赖性

当代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电视、网站等电子媒介的途径,去获取名人的信息,了解名人的成功,聆听名人的故事,而媒体基于经济效益和吸引眼球的原则,对相关的报道有选择、显重点、够夸张,围绕“扬名”“吸引力”等中心目标而选择报道内容和方式,因而很难顾及到描述的全面客观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名人”产生于媒体、红火于媒体、沉寂于媒体,其名气周期性是与电子媒介息息相关的。

2.“副社会交往”的产物

在电子媒介普及的当代,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副社会交往”日显其重要性,这种交往借助电子媒介,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看到名人的动作、表情,产生一种在场感,感到“认识”和“熟悉”电视或网络上的名人。副社会交往与面对面的直接的社会交往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单向性。如“观众将电子媒介名人视为再熟悉不过的人,为其牵肠挂肚,甚至神魂颠倒,但对方可能永远不知道你是何许人也”。副社会交往与精神交往的区别在于:“通过书籍进行的精神交往,关注的焦点在于精神产品及其内容,而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副社会交往关注的焦点则是光彩夺目的媒介人物。”

3.大众化、平庸化

信息社会的文化大众化环境下,经典性的文化弘扬理性思考、崇高目的和永久的价值,但往往由于其抽象性总是让平庸大众难以理解和获得,而大众文化追求愉悦,可以实在地供人消费、供人娱乐,容易被理解和欢迎。例如,经典性宣传的榜样是英雄人物,而大众文化宣传的榜样却是腰缠万贯的明星;经典性向人们展示的是英雄人物的高尚行为和崇高精神,而大众文化向大众展示的是明星富有的生活样式和快速成名的生活轨迹,它把大众引入对明星的消费之中。

4.表层吸引力


(未完,全文共3233字,当前显示104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