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成立黑龙江中农合创生态环保循环经济体中心的
请示报告
近年来,我国为治理土地沙漠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显著成就,完成综合治理开发面积540多万公顷,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但是,目前我国仍处在严重的沙漠化威胁之中,沙漠化面积每年在扩大,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正在扩大,由1994年前的每年扩大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每年扩大3436平方公里。呈现出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防治沙漠化需要新思维、新技术、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管理机制。专家说,防沙治沙需要长期投入巨额资金。据测算,对于治理难度不大的沙化地,每治理1亩也需要平均投资300元,耗时4年至6年。按这一标准,要将我国沙区可治理的52.9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基本治理好,需投资2340亿元之巨,这一数字,尚不包括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预防费用。因此,要想单纯依靠国家的投入来防治沙漠化,所需的投资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要想彻底改变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不能仅仅依靠由政府出钱种树种草的生态建设机制,而需要鼓励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需要把防治沙尘暴、沙漠化与沙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帮助当地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沙产业的兴起,使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沙地及其资源,防沙治沙工作由过去的被动防治走向主动开发利用沙地资源,寓环境保护于经济发展之中,既控制了沙漠化的蔓延,又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沙漠化是由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沙漠化过程中农田土壤环境将持续恶化。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4年2月上旬完成的一项题为“农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氮的衰减及其机理”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农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氮衰减的机理,为改善我国沙漠化地区农田土壤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未完,全文共3510字,当前显示8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