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医保介绍
一场大病,击倒的不仅是某个生命个体,更是其背后的整个家庭。当家庭将被巨额医疗费压垮时,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将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去年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指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保障对象是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人,同时不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
大病保险政策的出台引来民众普遍的叫好。报销谁不喜欢。新政是说二次报销最低50%,其实更好就是别最低了,全都100%报销,也就是大病完全免费,而且最好另外再给大病的家庭发点营养费或是误工费啥的,彻底防范因大病致贫。因此,从主观意愿来讲,你甚至还会有点小抱怨,这么简单的事,政府为什么不早点慷慨救助呢。
然而,真的是政府是否慷慨的问题。或者像某些评论说的,是个政府决心的问题吗。仔细分析之后,人们难免会从财政幻觉中看到忧虑,甚至目光都会变得犀利起来。在对慷慨新政叫好的同时,理性地发现,如同其他一切重大改革一样,推行大病保险需要排除的隐忧不可谓少。
大病医保资金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针对大病医保的资金来源,《意见》指出,将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不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这表明未来医保的总盘子基本固定,然而基金的支出却会不断增长,其资金来源是否可持续成为大病医保的一大挑战。
国务院医改办曾针对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抽取1亿人样本调研,测算出大病发生概率为0.2%-0.4%,即三四百万人口规模的地级市,医疗费用超过20万元的个案一年不超过5例。由此测算下来,平均每人每年从医保基金拿出40元,即可保障大病。
虽然新农合资金一向结余较多,但据测算,如果大病医保的筹资水平为40元/人,那么全国新农合的统筹基金三年就将用完。
城镇职工医保的情况也不见得乐观。虽然其制度设计中预先就搭载了大病医保的有关条款,此次暂时不需要额外支出,但在人社部否认了医保基金个人缴纳比例提高传闻的情况下,背负着报销目录扩容、大病医保筹资等重压的医保基金,将不得不另辟蹊径应对支付困境。《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截至2011年末,城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结存4015亿元(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97亿元),个人账户积累2165亿元。看似充足的数字背后暗藏隐忧。随着"扩面"工作的基本完成,基金的增量部分越来越少;然而基金的支出却会不断增长。一方面是随医疗费用"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城镇职工医保一直是"单基数缴费",也就是在职人员缴纳而退休人员不缴。医保改革全国试点、江苏镇江人社局医保处王翔透露,当地的供养比(退休人员相对于在职人员的比例)已超过2.1,江苏全省的比值更高达3.17。
有确切消息称,2011年上海和北京的城镇职工医保基金都已出现收不抵支。中国社科院一项有关测算得出初步结论称,城镇职工医保将在2017年出现普遍赤字,也就是二线以上城市的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将无法做到当年平衡。
据统计,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基金累计结余1300多亿元,可以应付未来三年的筹资需求。但是,三年后的资金来源不得而知。虽然财政每年都在增加对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贴,但医疗费用也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基本医保基金的当年结余率近几年来又一直在有意降低,仅仅依靠累计结余并不足为长远之计。
(未完,全文共4557字,当前显示14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