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模式的比较研究

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在湖南的永州、湖北的武汉和江苏的无锡先后三次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已经被各界认同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经过几年的探索,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2+1式”、“双定生”模式等。笔者仅就“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一探讨,希望能对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所启发。

一、“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纠正当前职业教育的偏差

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然而,目前有些职业院校却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率。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其实是对职业教育定位的误解。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是面向更专门的技能教育,而不是研究性质的学科教育。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应该接受由专业人士跟踪指导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达到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订单教育最大的好处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专一,在教育方法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因此检验高职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就是要看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能不能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做到“适销对路”,学校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学以致用被社会、用人单位广泛接受,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1.订单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最佳途径。其一,促使观念的转变。学校市场意识的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观也随之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由此对职业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信任,关注职业教育的程度会更高。其二,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由于订单教育是企业提出需求,培养自己的员工,所以企业非常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

2.实施订单教育对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能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在专业建设中,学校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优势进行校企合作。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课程的结构、比例权重、内容的衔接等认真推敲,力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相统一,探讨以模块形式组合课程,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要及时将企业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到专业教材,更新教材,充实授课内容,使课程、教材与当今先进技术保持同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未完,全文共4112字,当前显示12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