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情民意.加强乡镇公交班车管理刻不容缓

加强农村垃圾管理刻不容缓

莫开伟

笔者家住偏远的麻阳乡村,清明节,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看到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交通状况改善了,村村通水泥公路,农民出行方便且看不到过去尘土飞扬的场景。二是生态环境优化了,实施山地承包责任制,农民林业生产意识增强了,乱砍滥伐现象得到了控制,到处是葱葱郁郁的青山三是住房改观了,大部分农民盖上了小洋房四是物质生活丰富了,衣饰穿着、室内摆设等与城市居民没有什么两样。看到农村面貌改观、乡亲们生活改善,我心里着实高兴,感谢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让农民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但当我到邻居家串门,看到房屋周围的排水沟、村子周围荒地上,到处扔满了垃圾(照片五);特别看到我家门前那条清澈明亮的小溪(照片一至四),被各种垃圾塞满、人在垃圾上行走的时候,感觉大煞风景,与乡亲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形成了强烈的心里反差,内心萌发出难以言表的隐痛。我问身边儿时的伙伴:垃圾为何往小溪里倒呢。他说:“往小溪倒垃圾算是村民的一大发现,每年涨水的时候,洪水可以把垃圾冲走,溪里就干净了。”他的回答令我啼笑皆非。

偏远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垃圾问题又如何呢。回城之后,我到工作所在地坨院犀牛、犀牛塘等村特意看了看,结果垃圾问题更加严重。犀牛村六组李大叔建造了一栋漂亮的新房,可家门前的小水塘全被生活垃圾填满(见照片六至八),不时飘来阵阵怪味,身临其境,难免作呕;这个村的其他两处闲置小水塘、房屋边、坟场、溪边也都是垃圾成堆,让人大跌眼镜(照片九至十四),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极不协调。我问李大叔,垃圾为何往小水塘倒,他说:“小水塘算是村民集体的,没有分到户,这里是倒垃圾唯一可选择的地方。”


(未完,全文共2651字,当前显示7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