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年终总结

(201*.12)

“社会问题研究中心”自201*年后半年开始筹备,至201*年5月24日由研究院宣布正式成立,至今已经一年多了,为了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进一步推动“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今后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的确定

关于“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名称,校长和专家的意见是太大、涵盖内容太多,应确定在具体的、特定的微观领域里,这样才容易创出我们学校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独家优势。但依据我们目前的研究现状与水平,即以人文学院现有的社会问题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的梯队构成来看,以目前这种差强人意的条件,很难确定以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因此,我们主张使用现在这个大而泛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名称来使用,等我们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具备了足够的研究实力,并推出了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再去更换这个的名称。这个要求后来获得研究院领导的批准。

201*年6月,根据张校长提出的“学院管教学、中心抓科研”的精神,我们以人文学院研究人员为主,兼顾人文学院所属三个系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术研究现状,对各系部师资的学术背景、文化积累以及他们的研究兴趣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相关情况进行了第二次认真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决定以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变迁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作为研究的总体框架,将研究中心建立之初的五个研究方向压缩为三个方向,即社会转型期的语言文化交流与语言规范问题研究、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问题研究和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

中心研究人员及研究方向如下:

陈曼娜,人文学院理论课部教授,研究方向转型期文化经济问题研究。高红樱,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与审美问题研究。

刘秀华,人文学院理论课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转型时期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关系问题研究。

沈建明,人文学院理论课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经济学问题研究。谢芳,人文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方向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

二、社会转型期的语言文化交流与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谢芳博士在《中国教育学报》201*年第3期上发表的论文《论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既是对目前中国对外开放条件下文化交流中语言能力问题的探究,也是对于社会文化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因此,她的这一研究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问题研究

关于社会转型期文化传播问题的研究,中文系新闻专业的老师在他们已有的比较丰厚的学术积淀上本年度又有了新的进展。如高红樱教授发表在中国非常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201*年第5期上的论文《科学和艺术之关系简评》,对于社会转型期文化传播中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高红樱教授在其已出版的学术专著《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兰州大学出版社,201*年6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与深入性研究,特别是对于核心哲理所拓展性的深层阐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另外,由高红樱教授主持的《文学思潮流变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结项报告,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给以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对于今天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学艺术问题研究有相当大的助益。

四、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


(未完,全文共9098字,当前显示136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