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胡定寰教授《“农超对接”怎样做?》有感

读《怎样做小学教师》有感

榆树学校七年组陈成海

在读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之后,我利用假期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怎样做小学教师》和《陈鹤琴教育箴言》,感觉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和我们更贴近,更具有实际意义。

翻看目录,陈鹤琴先生为我们展示了教育中的每个细节:“怎样做理想的教师”、“几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和小学教师谈德育”、“小学教师实用技巧”等等,从小处入手探讨教育,让我们学习起来更切合实际。看了《怎样做小学教师》,我明白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陈鹤琴先生认为:“一个理想的教师,第一要有健全的体格,良好的心境;第二要有爱护儿童的心肠,认识小孩的个性;第三要有研究的态度,要能多方采取新的教材与教法。对于一切,要假定它是错的,然后用证明的方法,找出对的地方,那才是真对。而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这样一位专业的智慧型教师。

“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起的,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由此可见教育并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特别是小学生,除了教授他们适合的小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这些都跟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关。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而习惯则是影响孩子小学生活学习甚至整个人生的关键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些同学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一犯再犯,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想要彻底改正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教师的引导并逐步强化训练。可以说,习惯是一个可怕又可爱的词,它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小到吃饭如厕,大到学习活动,你都能看到习惯的影子。教师重视了“习惯”,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积极地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往往习惯给学生们制定很多“不”:“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纸屑,不准高声说话,不准破坏公物”。这些“不准”虽然教师一直在强调,但起到的效果甚微。所以,与其消极禁止,不如积极鼓励,教会孩子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鼓励孩子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鼓励孩子轻声说话,这样孩子就更愿意服从。没有儿童不喜欢赞扬和鼓励。还记得一节英语课上,我问


(未完,全文共3716字,当前显示101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