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经济管理学院201*年工作总结(GY)

经济管理学院201*年工作总结(gy)

经济管理学院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在打造“阳光经管、数字经管、和谐经管”和建设“教学研究型能源经济管理学院”的总体目标下,经济管理学院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机制改革从激励个人奋斗转变为鼓励团队合作;二是学院建设从建章立制转变为塑造文化;三是改革的着力点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

一、制度为本,“4+2”体系日臻完善

(一)实施基层组织考核,激发团队活力和凝聚力

依照201*年的工作思路,我院机制改革应逐步实现从激励个人奋斗到鼓励团队合作的转变。学院出台并实施了《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系年度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和已经完成的岗位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硕士生导师遴选四项改革不同,《考核办法》更加注重激发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从教学效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等方面详细规定了教学系年度考核的评价标准和操作办法,并对考核优秀的教学系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作为配套改革措施,学院专门为教学系配备相应经费(平均每系划拨经费xx元),并将新教师招聘、专业学生录取、优异生选拔、实验教学软硬件采购等权力下放至教学系。“教学系考核+经费下拨+适当放权”极大地激发了教学系的活力、热情和凝聚力。

(一)完善职务评审细则,强化职称评定公正公开

在学校关于职称评定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201*年学院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不断修正完善,出台并实施了《经济管理学院职称评定补充办法》。

一是在评定程序上更加突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增加了参评副教授人员成果材料网上展评环节;述职由原来的面向职称评审委员会述职扩大为面向全院教职工述职;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各基层教学系通过民主选举方式在副教授以上教师中产生,并以匿名方式进入职称评审环节。

二是在评审标准上通过五个优先原则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导向,即:综合评教结果位列前2位者优先;教学工作、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等条件完全具备学校规定者优先;具有高质量科研成果、论文论著者优先;为学院管理工作做出贡献者优先;关心学院发展,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者优先

三是对综合教学评价结果产生方式,以及参评人员成果质量评定标准做进一步细化

事实表明,《评定办法》的执行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可,对经管学院及教师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导向。

二、“培引结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改善

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以充实力量,另一方面更加重视现有教师的培养和提升。201*年学院共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3名,引进mba中心人事代理人员2名;在职教师中有3名获得博士学位,3名考取博士研究生。学院先后邀请美国德州大学prof.kais.koong和dr.shumingbai,英国伦敦大学谭辉教授,美国路易斯安纳大学的ye-shochen博士,香港理工大学阎洪教授,以及国内学者王震、杨晓光、张连营、郝鸿毅等专家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成功举办了教育部“《管理学》骨干教师教学高级研修班”暨第三期全国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观摩交流会,为学院提供与国内外业界广泛交流的平台。通过邀请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名校的教授为mba学员授课,帮助本院教师提升


(未完,全文共14630字,当前显示13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