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油气田开发地质重点

1开发地质特征。油藏所具有的那些控制和影响油气开发过程,从而也影响所采取的开发措施的所有地质特征。

2迟到时间。是指碎屑从井底反至井口的时间。

3地层测试。在找到油气层后,为获取油气层产量,压力、产业性质、地层渗透率、流体样品等资料,这一类工作称之为地层测试。

4油层对比。在一个油田范围内,对含油层系中的油层进行对比。

5储层地质模型。能描述实际储层性质特征并简化了的人造模拟系统,用地质上的术语来说,就是将储层各种性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其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6水淹层:油田注水开发后,原来的油气层进入了注入水,试油后部分产水或完全产水的地层。7剩余油:已开采但未采出生留在地下的石油。

8开发地质学;油气田发现后围绕油气田开发而进行各项地质研究工作的一门应用科学。9储量核算;储量复算后开发过程中的各次储量计算。

10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都存在不均匀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储层非均质性。

11地质录井;在钻井过程中,收集、记录和整理各种地质资料,判断井下地质情况及其含油气性情况的工作。

12井身结构;是指套管层次、各层套管的直径和下入深度、各层套管相应的铅头直径和钻进深度,各层套管外的水泥上返高度等等。

13测井系列;指在给定的地区地质条件下,为了完成预定的地质勘探开发任务或工程任务而选用的一套经济适用的综合测井方法。

14标准层;在地层剖面上岩性特征突出,分布较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的岩层,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特殊沉积。

15储层敏感性。外来流体与油气储层内填隙物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发生变化的性质,即为储层的敏感性。

16储层综合评价;在沉积相,成岩作用,储集特征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进行分类并分段,分区块的进行评价,确定不同层段,不同区块储层质量的相对差异,进行相对分类,以指导勘探方向和开发方案的制定。

17表内储层;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18渗透率极差;渗透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19油层静止压力在油田投入生产以后,关闭油井,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以后,测得的井底压力。20目前油层压力;油藏投入开发后某一时期的地层压力。

1将砂岩含油级别划分为(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荧光)2储层的四性关系是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3地质储量可进一步划分为(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4根据微构造的起伏变化和形态,可分为(正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斜面微构造)5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包括(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6检验储层地质模型精度的方法(交叉验证)

7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常见的方法有(确定性建模方法和随机模拟法)

8油气水层综合判断主要方法是根据(钻井地质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地层测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9研究油气田构造的方法有(地震方法钻井方法动态方法测井方法试叙述油层对比应注意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4761字,当前显示12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