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全县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

一、客观正确地看待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

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是紧紧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的,是始终与三十多年特别是近些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发展基础完善、人民生活改善紧密相联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抓经济建设,抓基础设施建设,抓发展条件改善,抓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是我们在国家贫穷、财力匮乏的基础上实现的。地方融资平台是把政府的长期均衡投入转化为短期集中投入,以时间换空间,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有限的资本金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入实体经济,从而进一步扩大促进经济产出的乘数,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切实提高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可以说,始终伴随我们三十多年改革发展历程的,是各级政府一直面临着财政资源的硬性约束。借钱办事,适当举债,无疑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当前,地方政府各方面的任务繁重,收支平衡的难度很大,财政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将会长期存在,各级政府的举债也会相应存在。因此,地方投融资平台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环境。

从我市来看,近几年债务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用于加快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保障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在我们预算内支出近一半来自上级财政的情况下,政府性债务资金有力支持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性债务的积极性,不仅在于我们办成了靠目前财力办不成、而事关大局目前又必须得办、越早办越有利的事;同时,还把政府资源转化为资本,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和政府权益,也增强了财政实力和我们承受风险的能力。因此,评判政府举债行为,要联系背景、成因等综合分析。在充分肯定债务合理、有积极作用一面的同时,我们也要慎重对待、充分考量与政府性债务相伴生的风险因素,一定要对政府性债务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消极后果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目前,我市债务状况总体上是安全的、可控的。但是,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市局部地区和行业债务率较高,有的地方存在债务逾期、借新还旧的情况,潜在的风险点是存在的,个别地方如不马上引起重视,风险等级可能还很高。同时,债务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多头举债、分散使用、财政兜底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负债观”扭曲,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只借不还”的思想。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那么潜在风险就可能向现实风险转化,从而对财政运行安全、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政府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二、进一步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未完,全文共3480字,当前显示10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