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密切联系群众是军队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

制度建设是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根本之策

一、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人大工作的本质体现,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宪法规定的必然选择和要求,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人大代表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和迫切需要。因此,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有其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选择

人大代表应当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的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1]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提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十八大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十八大尤其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的出台,反映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未来施政的动向。人大工作是党领导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需要,更是做好党的事业的需要。这表明,面对新形势,我们党已经把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新思路、明确了新任务。

2.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是各级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宪法职责


(未完,全文共8017字,当前显示9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