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北镇乡疟疾培训总结

北镇乡疟疾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为做好我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工作,提高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和诊疗技术,根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我乡于201*年1月5日下午在北镇乡卫生院二楼会议室举办了全乡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知识培训。

一、培训人员

所有乡村医生及个体医生、卫生院所有工作人员、防疫组所有人员二、培训内容

1、县疾控中心全球疟疾项目办负责人班淑敏站长、郭超主任讲解疟疾防治知识和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相关知识,同时安排部署北镇乡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具体工作

2、北镇乡疟疾项目办负责人郭会领组长对疟疾知识培训做了重要总结:

(一)是要高度重视此次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在我乡实施的重要性、长效性,消除麻痹思想;

(二)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

(三)是要加强管理和督导,认真完成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工作;

(四)是要加强疫情的主动监测和报告并要及时处置;

(五)是要严格按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和表格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上报等工作;

(六)是要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此次疟疾知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北镇乡疟疾项目办201*年1月5日

扩展阅读:疟疾培训

来安中心小学

疟疾防治培训讲义

疟疾是由疟原虫通过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俗称“打摆子”。疟原虫经血侵入人体,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寄生繁殖,使红细胞周期性成批破坏而发病。其临床特点为周期性、规律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出汗,严重时可致贫血和脾肿大。传染源为有成熟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寄生部位是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内,致病和诊断阶段是红内期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常见的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1.疟原虫生活史

疟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称为生活史。疟原虫生活史分为按蚊体内的有性生殖和人体内的无性生殖两大部分。

1.1疟原虫在人体内的阶段

1.1.1红细胞外期。指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期,间日疟的子孢子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子孢子随蚊唾液侵入人体血液内,约经半小时,子孢子陆续侵入肝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约经8天后,裂殖体增殖成数千或数万个圆形的裂殖子使肝细胞破裂,逸出大量裂殖子进入血液,一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细胞消灭,一部分侵入红细胞成为红细胞内期,引起初发疟疾。迟发型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后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休眠期后再分批完成红外期发育,成为疟疾复发的根源。恶性疟原虫无迟发型子孢子,所以不引起复发。

1.1.2红细胞内期。由肝细胞释放出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红内期)。

1.1.2.1裂体增殖。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成环状体或小滋养体,摄食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其未被利用而剩下的分解产物蓄积在原浆内呈棕色,称为疟色素。环状体或小滋养体进行裂体增殖,最后发育为成熟裂殖

体,内含一定数量的裂殖子,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释放出全部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临床症状发作。释放的裂殖子一部分被吞噬细胞消灭,另一部分侵入其他红细胞重复上述裂体增殖引起周期性临床发作。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发育周期长短不同,间日疟为48小时,恶性疟为36-48小时,因发作时间亦不相同。

1.1.2.2配子体的形成。上述红细胞内的裂殖体增殖3-4代以后,其中一部分裂殖子开始有性发育,发育成雌或雄配子体,配子体在人体内可生存60-80日,如被雌按蚊吸入胃内,则在蚊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反之则被吞噬或退变而被消灭。

1.2疟原虫在蚊体内的阶段


(未完,全文共4828字,当前显示14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