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总结

《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教学总结

涉农专业中专教育是学校落实河北省委组织部、农工办、教育厅《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文件精神,同时,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通知》文件要求而开设的涉农专业免费中职教育,目的是通过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是涉农中专开设的本地学科。具有地域性和针对性。下面是我在门课程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是201*秋第二学期开设的课程,根据本地农民的要求来开设的。有一定的代表性。

导学及其导学教学法是涉农中专教育的一大特色。好的导学是开放教育成功的一半。

导学的内容应包括。课程性质、教学要求、教学环节、教学计划、教几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大棚蔬菜立体栽培》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门必修课,讲授了蔬菜生产的基本状况、主要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实用栽培技术。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是蔬菜学的主干模块课程之一,也是进行蔬菜育种及设施蔬菜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大棚蔬菜立体栽培》需要一定的农村知识和常识,要能了解当地的土质、土壤和农民知识水平。

三、教学环节1、教师面授辅导:

2、实践辅导3、作业实习

4、小组活动5、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包括两部分,即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4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60%。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综合评价,考核范围应涵盖作业、小组学习活动、网上学习活动、课程实践环节等方面。其中平时作业占50%,小组及网上学习活动占20%,模拟实习报告占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本课程期末考试根据本地特色、学科特点,由县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本学期授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通过学习实践,农民的蔬菜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所种植蔬菜取得了全面丰收,学生反映良好。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学生缺课、作业完成不及时情况,望以后通过积极引导,改善教学氛围及与学生交流、谈心等措施来解决,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扩展阅读:果蔬立体栽培

果蔬立体栽培

“果蔬立体种植”模式是利用早熟、晚熟农作物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套种,在果树下套种牧草喂六畜扩大养殖业。如葡萄、黄瓜、西红柿套种萝卜、芹菜、白菜等矮作物,充分利用农作物的不同茬口和成熟周期,把早熟、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播种,增加复种指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高。乡长李晓鹏为了调动“果蔬立体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引导农户算经济帐,在马庄村召开现场会。以村民岳彩合为例:

1.2亩地种葡萄一季收入3500元,在葡萄行内种植春萝卜收入800元,然后再栽白菜收入1200元,合计5500元。通过现场教育,广大干群充分认识到发展立体农业前景广阔。

合理间、套种和立体栽培是提高大棚蔬菜栽培效益的有效途径。常用的方式有:

(1)对温度要求不同蔬菜间作或混作。利用不同蔬菜植株高度差异及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进行多层的间作或混作,如在香椿中可间作荠菜,也可在棚中部种植黄瓜、番茄等喜温性蔬菜,在大棚两侧架肩下种植菠菜、青菜、扬花萝卜、荠菜等矮生耐寒蔬菜,还可在黄瓜、番茄架下摆放干菇、香菇菌料等进行菌菜间作,不仅可充分利用大棚空间,还可满足菌、菜分别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需要,获得很好的生态效应。


(未完,全文共7161字,当前显示14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