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理想勿忘,不改初心

勿忘初心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思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所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二零一一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一份颁奖词。

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独自走在大亮山林区公路上。步伐缓慢。却无比坚定。忽然,他停下前进的步子,缓慢转身向后看去,目光悠远,似是再看葱翠的林木。又似在看深蓝的天空。老人静静凝视一会后,毅然转身,一步一步走出林区,再没回头。

胡锦涛这样说,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习近平这样说,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建议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宣传。

领导者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所以,列宁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而要组织和发动群众,就必须“甘为民仆耻为官”(董必武诗),放下官架子、改变官习气、克服官腔调、转变官作风,把心永远贴在群众的脉搏上跳动,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拥护,才更加富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位84岁的老党员说。(记者程三娟刊载于2010年9月1日云南日报1版)

杨善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究其一生都是在为人民,为国家服务。从他踏上这条路的时候,就注定为保山百姓开创出一番新天地;也注定为祖国付出所有青春和热血。其实这条路说容易也容易,它既不用抛头颅,撒热血。也不用上刀山,下火海。说来简单,可是纵观古今,又有几人能做到。因为这条路还需要以生命和信仰为注,为人民无私地贡献。这也是一条艰巨的道路。而杨善洲,他确确实实做到了,二十二年扎根在大亮山,奋斗数十载,最后却把这一片苍翠献给国家,大爱深沉。一生大半辈子从政,两袖清风。

宋初,儒学新发展而成“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其宗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六字真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消除私欲,顺应社会和自然规律的心态。在当时被尊崇,奉为经典,可放到现今来评论,我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暂且不说人类的本性,在如今以物质为基础的世界中“欲”恐怕是一个最贴切的代名词了,更不用说“灭人欲”,简直是异想天开。退一步来说,“知足”也很少有人做的到,而杨善洲一个的地委书记,他没有高等文化,没有深刻内涵。但却比那些既有文化,又有文化的人更值得尊崇,从他的工作生活中体现的生动形象。


(未完,全文共5639字,当前显示11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