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调查(毛概课)
一,概述
六盘水市中心城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贵州省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能源原材料、煤化工生产基地和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六盘水经济的蓬勃发展,六盘水市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总人口306万人的六盘水市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实施“三线建设”集中开发建设并逐步兴起的一座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丰富的煤、铁、铅、锌等30多种矿产资源让六盘水享有“江南煤都、贵州钢城”等美誉。如今,六盘水已发展成为国家十大煤炭一是“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及“南贵昆经济区”重点城市。
1.调查时间:2011年8月10号
2,调查对象:六盘水市政府
3.调查地点:六盘水市政府及中心城区4.调查人:阮丹5.调查方式:和朋友一起,在市政府相关的部门对六盘水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与记录,又对中心城区进行查看,并且询问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成长的大人们。
6.调查主题。从改革开放这个点分两个视角对六盘水市的发展进行调查。二,总体发展变化
30年来,六盘水发展变化令人瞩目。2010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0.55亿元,增73倍;人均生产总值9844元,增长45.8倍;财政总收入46.08亿元,增长117倍;地方财政收入21.61亿元,增长53.4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增长92倍;原煤产量4397万吨,增长4.9倍,电力装机容量460万千瓦,发电量195亿千瓦时,增39.6倍,全市共有5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等,组成了多电压等级的复式供电网络格局,城市配电网电缆化名列全省前列。实现了村村通电。生产钢303.52万吨,增739倍;水泥产量278.53万吨,增5.8倍。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六盘水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82.16万吨,是1978年的2.2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2%,森林覆盖率达35.1%;该市率先在全省免除农业税,贫困人口减少62.6%。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城市知名度明显提高,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1%。“三线一站”投入运营,形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5元,是1978年的3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348元,是1978年78元的30.1倍;农村特困户得到有效救助,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7%以上,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1)工业的发展
1.煤炭资源触动市场敏感神经
(未完,全文共3476字,当前显示113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