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成都市城区配套中小学建设标准

成都市公共设施配套绿地建设管理细则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建配套绿地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公建配套绿地建设规范有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根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85—2002)、《城市绿化条例》、《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管理的意见(试行)》及其它相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成都市五城区区域范围内的建设业主与成都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签定《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合同》的单位以及五城区建设局(公建办)、城管局(园林部门)。

二、绿地分类

(一)社区公园:10000—50000平方米,是为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二)居住区公园:2000—10000平方米,是为周边居住区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三)街旁绿地:500—5000平方米,是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配建的绿地;

(四)带状公园: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是指沿城市道路、水滨等,具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的配建绿地;

(五)防护绿地。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组团隔离带等的配建绿地。

三、方案设计

(一)设计要求

1.资质要求。设计本方案的单位,必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风景园林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并提供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设计单位公章。

2.现状分析。应分析区域环境和设计场地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工程条件;周边区域业态,居住区人员流量情况;简述工程范围和工程规模、场地地形地貌、水体、道路、现状建构筑物和植物的分布状况等。并对项目的区位条件、周边绿化,工程范围、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现状分析。

3.现状处理。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现状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适当改造的方案。应充分保留和利用原有树木。

4.设计依据。配套公建绿地的设计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同时应符合《城市绿地设计规划》(gb50420-200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现行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5.设计原则。概述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遵循的各项原则以及该地块绿地在片区控规的要求。


(未完,全文共3140字,当前显示10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