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消法》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桐柏高级中学卢红霞

问题1:课堂教学出现了新误区

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多数教师已接受了一些新理念,认识上有所提高,但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以新理念组织教学却显得力不从心,大多数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对课堂教学把握不住,还不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不能自如地驾驭“新”课堂,处理不好“收”与“放”的关系,如:课堂上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互动理解成了缺少启发性的“问答”;把自主学习理解成了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选择、自己交流等“自流式”的学习方式;把体验性学习理解成了自由活动,有活动却没体验与反思,有合作形式而无实质内容;一些实验教师注重了能力培养,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处理与整合显得有些困惑;新课程提出民主和谐教学,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学生错了,也不与评价或采取滞后评价的方式甚至还是一味给予表扬,课堂上“好”声一片。其实,新课程理念强调“激励”,但不等于“激励”就是一味表扬,也不是就不该“批评”,一味表扬与一味批评一样不可取;一些实验教师认为没有现代教育技术就无法实施新课程,强调的更多是客观条件,或是对“整合”和“工具”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课堂上刻意追求各种媒体运用,又是幻灯片、又是实物投影、又是网上信息下载、又是课件播放,花里胡哨,其结果是该掌握的知识还是存在电脑里,教师展示更多的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有的教师把探究、合作变成一种点缀、一种时髦、一种形式、一种标签,一种装饰,课堂热热闹闹,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没有落实,学生的讨论探究不着边际、天马行空教师也不加引导,强调学生主体,而忽视了教师主导的发挥,课堂教学成为“空中的白云”;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既然新课程实施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应该彻底与传统教学方式决裂,出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泛化的倾向,探究、自主、合作成了一种模式,成为一种固定的机械的刻板的操作。

问题2:评价已成为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瓶颈

从理念创新到教学行为的转变,从课程的创新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都与评价紧密相关。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太重,一个重要原因是形式主义的、对教学没有多大益处的条条框框太多,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教学评价,包括评价方式、方法、内容,甚至整个评价制度都无法与教育形势、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自课改以来,困扰着学校、教师们的一大难题仍是评价。正如有些初中学校的领导所说的,“中考、高考是一根‘指挥棒’,社会上考核选拔的制度不改革,如果中考、高考不好,课改再好也难以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我们怎样以学校的力量去影响社会大环境。”虽然是片面的微词,但也折射出现实的问题。目前教师最担心的就是今后中考、高考怎么考。虽然,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考、高考年年有新动作、新突破,越来越贴近课标精神,但与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相差还是相当大。

问题3:校本研训力度不够


(未完,全文共4074字,当前显示12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