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老龄化与健康讲稿
宜春市农村老年体育现状调查
——健康老龄化与三个示范创建对策研究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什么是老年人幸福。即“体育健身、康乐增寿”,让更多的老年同志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只有当老年人健康、快乐、幸福,才会有家庭的幸福,才会有社会的和谐。要真正做到“对老年人负责一辈子,不只是负责一阵子”,这是营造老年体协、老年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政府工作重要议题,也是破解“老龄化”矛盾,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排难,建设好幸福宜春的重头戏。带着这个问题,市老年体协组织相关同志对全市农村老龄化现状,老年体育活动情况,以及农村老年体育“三个示范”创建实践等,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健康老龄化”现状分析
什么是健康老龄化。它是指在老龄化社会中,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该词最早出现于1987年的世界卫生大会,1990年第40届世界卫生组织会议,首次将“健康老龄化运动”作为战略问题提出,强调要让“所有老年人,包括那些虚弱、残疾、需要照料的人,都能提高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
宜春是个农业大市,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70%左右,可以说老年体育工作重心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农村搞得怎么样,将影响整个社会和谐大局。由于农村老年体育活动受到地域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水平、认知水平、发展状况等条件制约,村与村之间存在较大差别,要拓展老年体育工作难度确实较大。如何才能使农村人口健康老龄化达标,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市农村老年体育“三个示范”现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才是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地破解老龄化瓶颈的重要途径,才能为老年人快乐、幸福,彰显积极有效的康乐益寿功能。
1、农村老龄化发展趋势:来得快、未富先老、压力巨大、老年健康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未富先老。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在养老、医疗、社会服务需求等方面,给政府和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也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二是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3.8%,占农村总人口2-3倍;老年卫生服务利用率仅为农村总人口1.6倍左右;三是传统养老方式面临新挑战。随着“打工潮”升级,农村“三留”问题突出,子女尊老养老观念淡化。《中国青年报》农村调查资料显示:45.3%的老人与儿女分居,5%的老人三餐不保,93%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7%的老人吃不起药,有大病86%住不起医院;85%的人自己干农活,97%的人自己做家务,仅8%的人精神状态良好,52%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也表明: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人口学专家预测:
⑴我国老龄化人口基数大、超1亿,达1.82亿;增长快,15年后达3亿,50年后4-5亿;⑵准备不足,老龄化先于工业化,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养老功能减弱,养老负担攀升,人口红利消失,中国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可能成为世界首个“未富先老”国家。
⑶长寿≠健康。老年寿命延长不等于健康寿命延长,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寿命延长,带病期也在延长,如果医疗手段、保健政策、自我锻炼未能获得重大改善,带病期也会随之延长。
⑷农村老年健康水平下降,原因是在社会分配中处不利地位,缺钱治病使农村老人对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极低,势必产生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未完,全文共7589字,当前显示14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