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齐晓光2009级音乐

【内容提要】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探求音乐创造力的内涵和发生机制为主线,有益于开发人的创作潜能。音乐的本质,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艺术活动。无论是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中,都需要音乐创造力的参与,没有音乐创造力就没有音乐才能的发展。具有新颖独特的思维,并具有独特思维特性的人,其思维涉及面比一般人更广,范围更大,思维更加新奇独特。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摆在音乐教学工作者面前必须研究的课题。文章介绍国内外有关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及在培养音乐创造力中音乐教师应建立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创新精神

【正文】

:创新是人类真知的全部来源。事实上,“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英国科学家霍伊尔(f·hoyle)指出:“今日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国家,则明日将沦为落后国家而羞愧。”

人类自觉关注自身的创造行为,如果从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1870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算起,也只有100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大体沿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强调创造性才能中思维品质的重要性。(2)深入进行创造性才能培养的实验研究。(3)注重研究吉尔福特强调的与创造性才能密切相关的人格品质、教育、动机、环境等因素。

对于音乐创造力的研究,最先开始于国外的各种音乐教学法实践中,随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把培养音乐创造力列入到本国的普通音乐教育大纲中并进行了具体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倡导人人都能进行音乐创造的教学思想。(2)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创造。(3)强调学生即兴演奏和即兴表演能力的培养。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处于对国外教学法的学习和优秀课例的借鉴上,在音乐创造力培养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的工作。

近30年来在世界上出现了“促进创造性教育”的热潮,9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标准》音乐课程中将即兴与作曲纳入计划,在强调其教育价值的同时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近些年来,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普通学校教育将音乐创作的学习纳入学校音乐课程,各国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战略的时候,都把培养年轻一代的创造力作为首要的任务。《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内容,专门设置了思维技艺、创造技艺、创造活动等课程。日本把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他们认为,在未来社会中,生存能力的核心是创造能力。我国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特别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探求音乐创造力的内涵和发生机制为主线,有益于开发人的创作潜能。以音乐创造力的教学实验为手段;以音乐创造力评估和测量的数据为标准;以发散性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突破点,对音乐创造力的构成、发展、培养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验,对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及相关因素做量的分析,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未完,全文共4814字,当前显示13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