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扶贫开发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1政策问题。关于贫困范围和程度的认定。2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目前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分灶吃饭财税体制,县(贫困县)这一级的财政状况堪称吃饭财政,甚至连保吃饭都很困难,因此,就造成了县、乡财政在现行财力情况下根本无力安排财政配套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在这种开发资金发生空缺的情况下,就形成了国家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状态,最终将对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打了折扣。
3管理体制问题。目前,政府扶贫机构设置仍存在体制不完善、管理不畅问题。从中央到乡村,战线太长,中间环节太多,路途消耗太大。由于政府扶贫部门只是政府议事协调机构,有许多具体的扶贫工作是由多部门管理、实施的。使得各类扶贫资金种类多、渠道多、投入分散,职权不一,甚至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扶贫资金的合力,降低了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贫困乡村均位于山区,立地条件差,开发难度大,做同样的项目,尤其基础设施建设,山区的项目投入量要高于立地条较好的平原地带数倍。再加上需要扶贫开发资助的范围较大,需扶贫资金量也是巨大的,故目前给予的现行扶贫资金远不能满足需要。如通过实施多年的易地搬迁工程已投入了不少的资金,但截止目前,完成的搬迁人数仅占实际需搬迁总量的47%(原计划搬迁人员总数为3690人),尚有半数以上的搬迁任务,可见还需一笔较大的搬迁资金投入。
5自然障碍因素。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一方贫困的客观原因,同时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障碍因素。主要包括:
(1)生态脆弱堪忧,环境亟待改善。有些区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正在加剧;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无限量施用;冶金、矿产、采选等工业企业的废气、废水无处理排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日益增加的机动车辆导致城区大气质量明显恶化。这些污染因素的存在和水土流失的继续,就决定了生态的脆弱性,使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对农民发展生产构成了威胁。
(2)立地条件差,增加了开发难度。贫困村庄大多位于立地条件极差的区域,土壤瘠薄,露石裸岩,沙化严重。给扶贫开发带来极大难度。
(3)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多年持续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短缺,地下水位下降,许多农田机井干枯;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大;从而导致农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将直接影响农民生产,难以实现自给自足。
(4)自然灾害多,注定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多年来,全县农业自然灾害频发,无论是农作物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或成灾率均呈上升之势。尤为突出的是农业旱灾日益严重,已成为农业的主要灾害。自然灾害已成为农村反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6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后劲不足。我县是革命老区,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差。虽经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还远低于其它市、县、区。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突出表现为资金不足或严重短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小学尚有2%的危房校舍急需改造。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无论是资源开发还是项目建设,均是一个不可回避而重要的制约因素。
7社会化服务不到位。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社会化服务,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县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体系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尤其是乡村两级的社会服务组织松散,甚至有其名无其实,多数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技术示范、推广服务上,而在资金融通、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培育龙头、中介服务等方面严重欠缺,有的中介服务“打单帮”的多,组织程度低,功能弱化,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
(未完,全文共5094字,当前显示144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