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关于“十二五”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1、强化规划引导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分区、组团发展、建立产业带的规划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按规划要求推进城市扩张。组织编制徐州都市区规划、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规划、城市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中心区商圈规划、西部商圈、淮海广场商圈城市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设施、生态环保、文物保护、园林景观、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强化中心城市辐射集聚功能,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心区立体慢性交通系统规划和中心区停车场布局规划。通过制定和完善规划,坚持规划的法定性和严肃性,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前提条件。

2、扩大主城区规模

按照主城区组团式发展的思路,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徐州新城区建设,把新区建设成为一个以行政办公、总部经济、教育科研、居住为主的综合性新区,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加快城乡结合部建设,从规划、建设、管理上,严格按照主城区标准执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向城乡结合部全面覆盖,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开发高铁客运站周边的建设步伐,严格按照规划,打造成集商贸、

1居住、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城市片区;充分利用九里湿地公园的资源优势,完善公共景观基础设施;完善云龙湖景区周边地块的改造,突出湖区自然与人文特色,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3、实施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

按照“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思路,加强住房保障,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旧城区改造,重点推进中心商务区、云龙湖周边、故黄河两岸、陇海铁路两侧、二环路两侧、三环路两侧的地块改造。按照“优化居住环境、改善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形象”的思路,统筹考虑居(村)民安置、城市景观、经济发展、社区服务、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多种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把旧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紧密结合起来,每年安排6-8个重点改造项目,每年安排8-10条街景的立面改造,扎实推进,到2015年使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提升。在新区和城乡结合部建设以及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强化转产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劳动密集型和各种服务型工作岗位给予优先考虑,从事个体生产经营享受下岗职工优惠政策,促进他们更多地实现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市居民的标准,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进行统一管理,使他们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权利。把土地转让、项目建设与工作安置紧密结合起来,使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真正得到实惠,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加快推进“村改居”工作。

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2加强城区道路网络建设,改造淮海路、中山路、建国路、解放路、民主路、复兴路、和平路、二环路、三环路等项目,推进市区道路三年畅通计划,完善以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支路合理分布的城市道路网,加快实施城市轨道交通。按照“截污、清淤、活水”的思路,加强城市水系的综合治理。继续抓好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启动主城区截流并网工程,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把防灾减灾与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建设,搞好城区道路绿化。重点实施新城区绿化和云龙湖周边美化绿化亮化等项目。按照“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发展互惠”的原则,统筹徐州城区与铜山新区、贾汪区的协调发展。完善淮海经济区交通体系,打造淮海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

5、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未完,全文共5998字,当前显示14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