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10级辅修行政管理孙凌w20101310056

如何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的必然现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归宿。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整个世界的发展清楚地表明,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但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基本国情的存在,使我们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化的一般规律,还尤其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一、背景引入:关于城市化要素的一种新的分法——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

一般而言,城市化主要指人口、产业等要素向大城市转移,突出的是“市化”;城镇化则偏重指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从事非农产业而向中小城镇转移,突出的是“镇化”,从本质上看,二者没有太大区别,从规模上看,城市化要大于城镇化。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对于二者不加以区分。事实上,通过对比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我们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十七大报告还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强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中央先后用了“城市化”概念和“城镇化”概念,表明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思路更加清晰、认识更加深化,反映出了我国客观经济现实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城镇化的提出,强调了发展中小城镇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推进城市化建设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城市化含义的理解,人口学上认为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社会学上认为是人们由农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化则是由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社会化大生产转型的过程。综合起来,可以认为,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居住场所、

观念意识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不仅表现为一国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农村人口大量地转化为非农人口,也包括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观念意识的不断升华,最终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使城市真正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融合、完美统一的综合体。


(未完,全文共3602字,当前显示10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