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导论1(讲稿)范文大全

第一章导论

1.1(10分钟)目的、内容与方法

请同学们用3-5分钟的时间浏览教材第一章,并初步提出个人对这一部内容的基本印象,归纳成2-3个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静默之后的亢奋]

同学们2-3人代表性的发言。

1.1.1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我们要知道,初次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往往要求我们从总体上要把握该门学科的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具体应用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那么这里就包含三个常见的问题:

1.学习这门课程意义如何

2.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由哪些方面的知识所构成。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特征有哪些。

3.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教学要求是什么。

4.教学要求基础上,结合个人需求还应该如何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那么我们以前都学习过会计学原理,甚至是中级会计学、财务管理等门课程,并且许多同学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那么会计学基本原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就构成了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学科基础,会计电算化就是在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实践性极强,要求我们从实践中去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并掌握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各种类型的业务。具体来讲就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会计核算技术相关的企业业务流程,认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在企业流程中的位置及作用。这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而基本的理论和具体的操作是这一切的基础,也是本课堂的主要目的。我们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利用这样一个领域留给大家,作为将来进一步对会计电算化展开研究和应用的空间。在这过程中,也会适时地给大家介绍一些最新的学科发展知识,大家在平时也应该更多地结合学科基础知识,发展一些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会计核算技术方面的兴趣,培养这方面的专长,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强实际应用,并希望大家有志于在会计电算化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发展。

再来看主要特征:

计算机会计与传统的会计学相比,虽然所依据的会计原理和会计准则、会计平衡公式相同,但它已经不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学中的简单应用,也不是会计学原理与计算机技术简单拼凑。脱胎于传统会计学,是会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下,发生相干效应之后藕合而构成的一个新的系统,就是我们的会计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全新的独特内涵和鲜明特征。

总的来说,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从手工操作转变为电算化操作后,使传统(手工)会计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它包括数据流程的变化、数据采集传输方式的变化、会计数据结构的变化、数据处理方式的变化

等等。有的学者将会计电算化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六点。

1.处理工具电算化,信息载体磁性化

2.登账规则简单化

3.账务处理程序统一化

4.人员构成多样化

5.组织体制现代化

6.核算方法规范化。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将向大家一一介绍。(郑立文,郭海楼,冯英娟,《会计电算化教程》)1.1.2学习这门课的意义:


(未完,全文共8054字,当前显示12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