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专题:总理畅谈中国制造2025——李克强在工信部内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应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02-1
1(2010年12月20日)
各位院士、专家,
同志们:
刚才,我们听取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的汇报。匡迪同志简要介绍了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的有关情况,周济同志和生贤同志谈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打算,江苏省负责同志和两位专家院士就成果应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很受启发。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历时三年,凝聚了广大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同志的心血和智慧。研究报告共600多万字,数字、资料翔实,有的同志称之为当前我国环保工作和环境问题研究的百科全书。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战略研究成果的形成,正值“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冲刺阶段和最关键时期,恰逢其时,对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付出心血和智慧的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一起交流讨论。
一、深刻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预计能够基本完成,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也是规划制定之初担心较难完成的环保指标也已如期完成,201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计分别比2005年下降14%、12%。这集中反映出近五年来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对广大环保工作者和有关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有13亿多人口,比发达国家11亿人口的总和还多出两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二三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显现。尽管我们的环保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环境问题依然是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这次战略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国环境状况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确定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明确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调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明年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系统安排。中央对新时期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是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环保形势的基础
上作出的,是环保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首先,环境保护是衡量是否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我国人口众多,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突出国情。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而即使一个地方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但如果环境跟不上,与人们对蓝天、白云、清水、净土的期待还有差距,就不能说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仿效西方发达国家靠掠夺资源、转移污染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打好环境保护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未完,全文共5381字,当前显示14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