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成功不可复制

华侨城模式,可复制。不可复制。

2006年11月02日

13:38

深圳商报

1955年7月17日,全球第一个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州橘郡安那翰市盛大开幕。51年过去了,迪士尼已在全球拥有总面积达232公顷的5大乐园度假区、11个主题乐园及41间配套酒店。然而,迪士尼的生意却远不止“乐园”这么简单。事实上,为它贡献最大边际利润的业务,并非主题公园而是地产开发,在迪士尼每一个主题公园附近,所开发的商业与住宅项目,面积较之主题公园都大过数倍——地产已经成为迪士尼最赚钱的业务,相反,主题公园的收入过去两年仅仅微升3.5%。

由动画制作而始,从主题公园到地产开发,最后以品牌产品和连锁经营收尾,迪士尼开创的一整套被称之为“轮次收入”的产业运作模式,成为它全球扩张史上屡试不爽的招数。

在地球另一端,同样的故事也在发生。无论是区域扩张战略,还是“模式可复制与否”的争议与回应,华侨城与迪士尼的故事都那么异曲同工。

1989年,华侨城集团在深圳推出了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随后,相继出现了民俗村、世界之窗和欢乐谷四大主题公园,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城。旅游带旺片区,随即为地产开发带来良好条件,同时,旅游和商务活动向景区集中又引来了源源客流,而酒店管理经验又给房地产物业管理输送先进的理念,从而旅游、地产、酒店形成环环相扣、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华侨城模式”获得了空前成功,华侨城成为中国城市区域发展的一个经典范本。华侨城模式,用华侨城集团ceo兼总裁任克雷的话就是,以“旅游、地产”为核心,具有文化特色的开发运营模式。

与多年前的迪士尼一样,脚下4.8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承载不了它的梦想,华侨城集团渴望更广阔的海洋和天空。2002年,华侨城集团悄悄开始了全国战略扩张,上海新浦江城、北京华侨城、成都华侨城、上海华侨城、深圳东部华侨城、深圳欢乐海岸等等,“华侨城模式”——再现了独有优势与魅力。

“有梦的人最美”,任克雷强调:“华侨城的成功,源自对自然和人的尊重,源自追求中国人新生活的创想与实践”。北上京城,东至上海,西出成都,南守深圳。4年来,在华侨城全国扩张的版图中,能否再造n个华侨城,一度成为业界分歧最大的话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年,北京华侨城带来了好消息:北京欢乐谷开园迎客仅84天,收入就突破了一亿元;北京华侨城主题社区一期930余套房子也全部售罄——正如华侨城集团副总裁董亚平所言,华侨城发展模式中唯一可以复制的核心是“创想文化”和“优质生活”,凭借这独特的生命基因和价值规律,华侨城就拥有了复制、再造和扩张的能力。

镜的两面:始于“不可复制”的“可复制性”

华侨城集团副总裁、华侨城地产总裁陈剑指出,超前,以人为本,功能混合,规划与产业结合互动是华侨城的重要优势。

在“华侨城模式”下,华侨城地产建立起了“以旅游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的核心竞争力——超前科学规划,有序建设;与产业结合,营造鲜明主题;可持续发展经营与不断创新的顾客体验;资源系统有效整合,实现生活多样化。

当我们试图去研究“华侨城模式”的可复制性,不妨从它的反面“不可复制性”开始切入。


(未完,全文共4605字,当前显示12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