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职业道德思想教育思考

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怎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适合各行各业特点的守法纪、讲信誉、讲公道的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人们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中摆正位置,掌握正确的善恶标准,使之成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重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本文通过探讨当前职业道德建设中思想道德滑坡的表现以及原因,从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职业道德建设上,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一、当前职业道德是思想滑坡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新旧矛盾的冲突,加上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职业道德观念淡化、思想道德建设严重滑坡。其主要表现有:

1.价值观念发生错位。在职业道德领域表现为拜金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抬头、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公肥私四处蔓延,索、拉、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普遍存在。

2.价值取向比较庸俗。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部分人认为市场竞争就是金钱、利益的竞争,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不道德现象见多不怪。特别是少数人认为现在还讲什么道德,只要有钱就要得,将人际关系庸俗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道德评判出现偏差。表现在职业道德上,评判是非的标准模糊,对那些靠钻政策空子而一夜暴富的人,一些人将其敬若神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舆论宣传上的推波助浪也导致是非不分。而职业道德评判上的是非不分,造成的另一种现象就是一行业和部门,占山为王,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损公肥私、中饱私囊,把职业道德置于脑后。

4.社会道德心理失衡。表现在职业道德领域是部分职工对主人翁地位出现失落感,认为过去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人们当家作主,现在则是单位领导是“老板”,“主人”,变成了雇工,没了地位,少了保障,现在还谈什么职业道德,还谈什么“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于是心里想的是趁着自己还在岗,不捞白不捞。在思想观念上,淡化了集体观念,忘掉了集体利益,导致了职业道德的倒退。一些人在金钱物欲的诱惑下,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钻改革的空子,一心为个人捞好处。造成不正之风盛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坑蒙拐骗横行,为了一个钱字,牺牲起码的职业道德、良心和信誉。

二、导致职业道德思想滑坡的主要原因

职业道德建设出现的这些不良现象,既有体制转换过程中道德规范尚未成形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道德思想混乱和道德信义动摇而造成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对利益关系的重组不能正确看待,导致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混乱。


(未完,全文共4831字,当前显示11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