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税收与循环经济交流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大规模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资源枯竭、大量物种灭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种种问题,并由此引发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矛盾。是继续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选择。

中国政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20*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这一讲话精神,为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最高境界,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

在2005年3月26。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思想者节日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吴季松首次全面提出5r循环经济的新经济思想,并得到一致认同,规范了循环经济的理念。5r(5再)理念主要包括:

再思考(rethink)。改变旧经济理论。新经济理论的重点是不仅研究资本循环、劳力循环,也要研究资源循环,生产的目的除了创造社会新财富以外,还要保护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维系生态系统。

再减量化(reduce):除了原有的改变旧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能源、水和材料的投入的概念外;还延伸到在提高人类生活水准中,合理地减少物质需求

再利用(reuse)。除了原有的尽量延长产品寿命、做到一物多用、减少废物排放的概念外;还延伸到合理消费、科学消费的消费领域。

再循环(recycle)。除了原有的废物利用,形成资源循环的循环外;还延伸到经济体系由粗放的开链变为集约的闭环,形成循环经济的技术与产业体系。

再修复(repair)。修复生态系统与自然和谐,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人均资源量极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依然是粗放型,如不寻求精细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就会后劲乏力,难以维持较快的增长。因此,我国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就必需发展循环经济。


(未完,全文共7377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