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促进旅游要素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5则范文

杭州市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创业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钱塘理论

杭州市旅委副主任周志平

2008年4月中下旬,我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就全市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实地考察了萧山、余杭、富阳、桐庐、临安、建德、淳安等地乡村旅游情况,与当地干部、农民进行座谈交流,并查阅了国内外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创业的一些资料。在调研和比较中,我认为,杭州市发展乡村旅游起步早、工作实、力度大、效果好,为农民创业、农业增收、农村富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尽管有些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但我市坚持以旅亲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已经有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乡村旅游现状:起步早、发展快、类型全

近几年来,我市的乡村旅游工作立足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大局,以“鼓励发展、积极引导、有序开发、规范管理、逐步完善”为原则,以“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为基本发展方向,为“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一)起步较早

杭州市发展乡村旅游起步较早。早在198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就曾对我市富阳新沙岛的“农家乐”旅游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亲笔题词“农家乐,旅游者也乐”。20多年来,我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富阳新沙岛“农家乐”为主要代表,当时就接待了一定数量的国内外游客,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影响。此阶段以吃农家饭、体验农事活动为主要特色,但规模小、投入少、文化内涵挖掘较浅,以农民自发为主。探索阶段:90年代初,以桐庐的“女儿村”、“红灯笼”为主要代表,主要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以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体验为主要特色,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出现了集体、公司经营模式,但整体规模不大、经营水平较低、产品单一。初具规模阶段:90年代末至现在,随着杭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引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杭州乡村旅游发展较为迅猛,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

(二)发展较快

随着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我市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培育新型的旅游业态列入工作重点,积极扶持,加大投入。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我市借助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优势,大力实施“旅游西进”战略,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和引导乡村旅游,2003年率先推出了9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截止2007年底,我市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乡村旅游点200多个,直接参与规范化农家乐经营的农户超过3000户,从业人数约

13万多人,带动间接就业人员5万多人,投资规模20多亿元,全市共有乡村旅游配套客房8000多间,床位约18万张,餐饮可容纳人数约4万人。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量84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多元。以自然生态游、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农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已经成为杭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杭州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更体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

(三)类型较全


(未完,全文共8769字,当前显示12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