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一讲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教学目的:结合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早期文明已呈现出的多样

性和多中心格局。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历史和相关考古发现的讲授,

以明了“中国”的观念、华夏族的凝集融合、礼乐文明,对后世中

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文明起源与形成;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关于夏文化的争论;商朝国家

的发展;商代青铜文化;西周制度:分封、宗法、井田等的具体内

容及其意义;夏商周三代关系;三代制度变迁、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的历史意义;西周礼乐文化。

教学难点:二里头文化与传说中夏文化的关系;商朝历史的考古学证实;西周分

封、宗法、井田等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三代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的意义。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手段。ppt课件;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一、古史传说与疑古思潮

2、中国的古史传说

(1)盘古的传说(2)女娲的传说(3)燧人氏的传说(4)有巢氏的传说(5)伏羲氏的传说(6)神农氏的传说(7)三皇五帝之说

3、人们对古史传说的态度

(1)从信古到疑古

孔子“信而好古”。

后人尊经而法古。古史的黄金时代与理想社会(大同与小康)。倒退的历史观。“法先王”与“法后王”。刘知几“疑古”“惑经”。崔述《考信录》。

(2)从疑古到释古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上接崔述)

结论。“东周以上无信史”。

王国维、郭沫若等释古。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

任务。重建中国的古史系统,解释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道路。

二、考古所见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历史学家的上古人群区系划分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在这片大地中,地理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历史凭借地理而生,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这两个系统,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夷夏东西说》

蒙文通:江汉民族、河洛民族、海岱民族——江汉民族:共工(九黎、三苗)、神农、炎帝、蚩尤;河洛民族:黄帝、颛顼、尧、舜、禹;海岱民族:遂人、伏羲、女娲、少昊——《古史甄微》

徐旭生:“我国古代部族三集团考”:把我国较古的传说总括来看,华夏、(东)夷、(苗)蛮三族实为秦汉间所称的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华夏集团:炎、黄,发祥于今陕西省的黄土原上,在有史以前已经渐渐顺着黄河两岸散布于中国北方及中部的一部分地方。„„东夷集团:大皥(太昊)、少皥(少昊)、蚩尤,北自山东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极南部,南至安徽的中部,东至海。„„苗蛮集团:三苗、驩兜,中心在今日的湖北、湖南两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2、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谱系

3、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


(未完,全文共4487字,当前显示11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