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谈谈你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

谈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

作者:郭婷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制,有利于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兼顾

备受世界瞩目的中共十八大会议终告一段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对于我来说感触最深的就是十八大所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因、意义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走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性

(一)要素驱动难以为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这一阶段主要是发挥比较优势,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增长。在劳动要素方面,利用中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廉价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出。但我国人口红利优势将有逐步减弱的趋势,联合国人口预测报告显示,2005~2030年,我国50~64岁的年老劳动人口将增加67.1%,而15~29岁的年轻劳动人口将减少18.8%,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将不复存在。在资源要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资源贫瘠国心,这些资源在近些年被大肆开采,资源消耗日趋严重。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遇到要素供给不可持续的问题,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土地财政危机、自然资源的破坏,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势必终结。

(二)投资驱动日显艰难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也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它可以通过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使资本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然而,经验表明,大量投资支撑的增长,会造成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进而带来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就是高投资和高增长。虽然高投资率保证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出口面临国外需求萎缩的形势下,投资驱动必然会日显艰难,难以再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

(三)外贸出口持续疲软


(未完,全文共3456字,当前显示11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