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鄱阳湖生态区域农业发展战略(完整版)

余干县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农业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生态农业建设应基于生态学原理,即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农业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最优化配置,并且有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使生态与经济达到良性循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中,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树立以提高和维护生态质量、生态稳定性为中心形成不同的生态安全观。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县已建设的生态农业主要表现形式有:以设施化+生态技术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集约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和以市场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等。我县近10余年来,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相结合的角度,把农

1业生态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生态经济化建设,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赢战略。现将我县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1、认真实践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2009年我县粮食复种面积182.1万亩,粮食总产6.8亿公斤,其中超级稻百亩核心区全年双季亩产最高达1350公斤,从2004年开始,连年被评为全国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09年我县农业生产总值35.4亿元,其中种植业15.8亿元,渔业11.2亿元,牧畜业8.4亿元。


(未完,全文共2664字,当前显示7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