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鄱阳湖生态区域农业发展战略(完整版)

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的母亲湖。这里烟波浩渺、清流在侧,这里稻香鱼肥、牛羊信步,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这里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

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要求,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这是一次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的探索,是一次对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的构建,是一次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具体落实。从“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月踏入鄱阳湖,映入眼帘的绝不是冬日的灰茫。北大荒的大雁、西伯利亚的天鹅、全世界95%以上的白鹤翩然而至,它们在鄱阳湖边觅食、飞翔、起舞。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它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其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是长江中下游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地。鄱阳湖区域以30%的面积承载了江西近一半的人口,创造了江西近60%的经济总量。

就是这个淡水湖,见证了人类从传统的“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巨大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围湖造田、水口夺粮”成为开发鄱阳湖的口号,这种以“征服自然”为名的围湖造田,使得曾经有5000多平方公里的鄱阳湖水面一度缩小到3900平方公里。

违背规律的“征服自然”之举,最终给了人类惩罚。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江西省1983年推出了“山江湖工程”,把覆盖全省97%面积的鄱阳湖流域视为一个体系统一治理,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这一工程使得江西森林覆盖率增长了近1倍,鄱阳湖湖体面积恢复到解放初的5100平方公里。


(未完,全文共2659字,当前显示8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