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快生态旅游建设 策应环鄱阳湖战略)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靖安县生态状况调查报告
县政协调研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年来,县委、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林果富民”的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县政协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分成三个组,历时30天,走访了中源、罗湾、璪都、高湖、水口、三爪仑、宝峰等7个乡镇38个村组148户农户及林业、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通过询问、座谈、实地察看、资料分析等形式,围绕“生态立县”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调查显示:近年来,县委、政府及林业等相关部门为实现“生态立县”目标,采取关闭高耗材、低产出企业,禁伐天然阔叶林,禁烧木碳,在区划国家省级公益林的基础上,
-1-再划定地方公益林保护区,封山育林等措施;实施长防林重点工程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和日元贷款造林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积极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森工企业臵换身份改革、林业系统内规范经营机制改革、资源管理方式改革;各乡镇为实施“生态立县”这一发展战略,引导村组主动封山育林,如中源三坪村,鼓励群众植树造林,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民营造林面积首次超过国有造林面积,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82.8%,活立木蓄积量达到626.78%万方,毛竹蓄积量达到3619万根,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达到县志记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反映经济的数量增长,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一方面是国民产值的持续增加,一方面是资源基础的持续削弱。靖安是山区县,“靠山吃山”的观念使靖安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过度依赖林业,造成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也直接导致生态状况不断恶化,致使目前靖安森林出现了数量上升与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靖安河流出现了河道萎缩,水质下降的状况。因历史原因,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恶化,靖安整体生态同全国横向相比匀称优质,得到有关权威专家的肯定。但与靖安历史纵向相比呈现出退化之势,若不加强建设和维护,则生态环境从长远来说,将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成为制
-2-约工业、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靖安经济和社会将缺乏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国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时,靖安生态经济效益的优势将会丧失。
一、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及成因
九岭山脉绵亘全境,北潦双溪流贯东西。山青水秀——靖安历史典型的生态环境特征。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顾从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断地掠夺索取资源发展经济,却忽视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逐步退化:森林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面源污染扩大、水环境质量下降。
1、森林功能下降。
(未完,全文共6964字,当前显示12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