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 加速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加速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长宁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曾健

村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发展壮大村域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长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尽快解决制约农村发展难题。

一、正确认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科学内涵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是指村域内各行为主体(包括农户、村办企业、各经济合作组织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作为独立运营的经济实体依靠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间协作能够主动地获取信息、自主决策并赋予实施,使村域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并最终使村域获得并保持动态竞争优势的能力

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具体包括农户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村域集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村办企业的自生能力、村干部的开拓能力、村域内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等,还包括各行为主体间的彼此联系、密切合作,所形成的网络的整体发展能力。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环境,村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是不一样的,如在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村域经济各行为主体的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且外向性突出,网络联系频繁,整体水平较高,尤其体现在村域集体经济、各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专业化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等;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多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村域的集体经济、各种专业化经济组织等寥寥无几。具体到长宁,村域集体经济基本没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少之又少且发挥作用不明显,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长宁村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几乎与村域农户经济发展能力相当,即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就可大致反映出村域发展能力,农户经济几乎就可等同于村域经济。

二、找准差距,迎难而上,切实增强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紧迫感近年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虽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村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以村级行政区划为地域范围的长宁的村域经济发展仍十分落后。拿长宁与苏浙等沿海村域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苏浙等沿海地区的村域经济比较发达,其所有制结构也较为合理,基本形成了农户、集体、工商业主“三足鼎立”之势,产业结构转向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服务业为支撑的“三产协调”发展局面。以“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为例,现有企业58家,固定资产达21亿元,人均gdp达300万元;“华西村”股票1999年上市,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而长宁,村域经济至今仍是以农户家庭经济为主体,呈现出“一单”、“一小”、“一短”的状况,即经济结构单一,仍以传统种养为基础,加工类企业基本没有;产业规模小,除烟草等极个别产业外,基本上是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果品、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上是以原料形式销售。

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可归结为两方面:


(未完,全文共6501字,当前显示13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