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专业导论报告

电子系专业导论课报告

我是一名学生,对于即将迈入大三殿堂的我们面临着严峻的专业选择问题。刚进校时本专业在招生时以电气信息大类为主。新生进校后,

一、二年级按专业大类进行教学,进入大三学习前,再分专业完成

三、四年级的专业学习。大类培养模式使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科学、合理,专业思想也更稳定,既兼顾了学生的不同兴趣及个性化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就业。

根据本人志愿和兴趣,结合专业教师的指导,往届同学的认识和自己对本专业的认知,我决定选择电子信息工程作为我的专业。以下是我对这一专业的总体概述与体会。

信息时代:欧美及发达国家的时间跨度概念是从公元后1969年(1969ad)-未来我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后1984年(1976ad)-未来比欧美晚了15年。人们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时代历程:如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黑暗时代,启蒙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等。用这种思维模式来观照20世纪,你会说,在近100年里,人类从电气时代走向了信息时代。

当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新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五大领域。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极大地降低信息传播的费用,其结果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些新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

信息的主要特征:

可转换性。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和计算机代码。

可处理性。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

可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可再生性。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在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在生成信息。

可共享性。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

信息技术的分类是管理信息系统和工程信息系统,电子信息是工程信息系统的分支。而工程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内涵:从科学技术的“拟人律”角度定义,它是指能扩展、延伸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

信息技术对经济产业有促进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在产业界常用“三业一化”来描述我国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三业一化”是指负责管理电子信

息产业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

专业认识:

电子信息工程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未完,全文共4344字,当前显示12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