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护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关于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

白沙学区教育工会

林修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劳动关系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那么,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我认为这是当前每一名工会成员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因

劳动关系具有普遍性。劳动关系涉及社会的每一位劳动者和每一个用人单位。一个单位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直接影响员工本人的进步发展、收入高低及家庭生活,而且也影响单位的工作秩序、人际环境和事业发展。从整个社会看,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关系具有权益性。所有劳动争议、劳动纠纷都是因为权益问题而产生的。由于权益问题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极易引发各种不安定的事件发生,应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具体到单位,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不和谐因素,有的问题甚至比较突出。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

容不规范;二是一些部门缺乏社会责任感,劳动条件和员工安全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不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强迫超时加班,不能按规定支付报酬,有的甚至对员工实行野蛮的劳动管理;三是一些单位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争议调节和监督力度不够,群体性事件经常发生,直接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机制,提高调处仲裁的及时性、有效性及创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需要,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扮演应有角色,让工会有效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工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自己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这从理论上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企事业工会工作的实践,却并不那么简单。

企事业工会在角色定位实践中,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在立足中国国情、加快自身改革中,至少要具体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未完,全文共6980字,当前显示14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