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金融监管机构问责机制探析

审计问责制度的完善路径探析

2013年04月22日11:35来源:人民论坛(总第400期)

【摘要】

目前的审计问责模式,缺少权力制衡的制度设计,出现了“屡审屡犯”的“空转”现象。化解我国审计问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亟需对现行审计问责制度进行转变,从行政问责模式转向立法问责模式,扩大问责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加强公众对政府财政信任。

【关键词】

审计问责问责效度扩大参与

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监督手段,国家审计在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政府预算审计制度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审计机关充当政府财政查漏补缺的工具。直到2003年,国家审计署首度公开审计报告,政府预算审计才逐渐进入社会公众及媒体的视野。当前,由于问责机制缺失,国家审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对财政预算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中,相关的各职能部门也未能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致使通过审计手段查处的很多违法使用资金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整改。我国现有的行政型审计模式

我国《宪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确立了我国行政型国家审计的模式。在我国的宪政架构中确立了内设于政府体系中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我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国家审计署,属于国务院的组成部分,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主管全国审计工作,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既要对本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并报告工作,也要对上级审计机关汇报工作并接受业务指导,审计业务以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为主。

在行政模式下,审计机关既要在业务以外事项上对各级政府报告工作,又要在业务上对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同级政府掌握着审计机关人事任免、工资福利、以及资金费用使用情况的大权。当出现分歧时,审计机关不能按照某一方面的要求去处理,只能折中处理,或将有利于自己本人的利益或本部门的利益作为审计的先决条件来进行审计问责操作,不利于审计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在追究审计责任时,上级审计机关只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业务领导的权力只有较低水平的影响力,追究本级政府的责任将是一个流于形式的空转。《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指出:“国家机关是国家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他不可能绝对独立。但最高审计机关必须具备完成其任务所需的职能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①最高审计机关只有与被审计组织对象分离,并且能防止其他外来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客观、真实并有效地完成法律所规定的职责


(未完,全文共3689字,当前显示10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