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林果业提质增效问题研究---调研报告
温宿县林果业提质增效问题研究
温宿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中段的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成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升温快而不稳,秋季短暂而降温迅速,多晴少雨,光照充足,空气干燥。温宿县总面积14569.3平方公里,林果面积101.2万亩。其中,核桃60万亩,红枣32.5万亩,苹果和葡萄等其他种类8.7万亩,超过76%的果树进入盛果期。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精心打造下,总的看来,温宿县实施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和传统优势,林果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一、温宿县林果业发展已初见成效,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一)林果种植数量已具有相当规模
温宿县按照绿洲边缘发展核桃、果粮果棉间作发展红枣的模式,陆续建成了温宿千亩果园、万亩果园、红沙漠万亩生态林基地和十万亩生态经济林基地,基本形成了县有万亩园,乡有千亩园的格局,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2014年,春季全县实际完成新造林6.2万亩,同比增长87.6%。其中,新植核桃5万亩、防护林1.2万亩;补植补造6.7万亩,完成地区目标任务的111.7%,其中红枣1.5万亩、核桃5.2万亩,均达到有效株数标准,成活率85%以上。全县林果业总面积突破101.2万亩,特色林果挂果面积达76万亩,实现26.5万吨测产任务目标(其中核桃5.73万吨、红枣10.47万吨、苹果7.54万吨、香梨1.23万吨、杏子0.32万吨、葡萄0.97万吨、其他0.1万吨),同比增长13.4%;产值达33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9.1%。农民林果业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占农牧民年度总收入的63%。
(二)种苗管理成效日益凸显
2014年全县完成种苗育苗3480亩,同比增长72.6%。其中:防护林(杨树)育苗1096.5亩,产苗量870余万株;经济林(核桃)育苗2386亩,产苗量950余万株。完成核桃幼树嫁接5.33万亩,嫁接207万株,并完成补接2万亩24万株;低产园改接0.5万亩3.4万株,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
(三)林下经济发展有条不紊
发展林果业对于不少农民来说,不仅投资大,而且见效需要5—8年的时间,一些农民在最初的几年里会显得“无所事事”。发展林下经济,正好弥补了果农的时间空缺,有效提升了农民经济收入和林地综合效益。2014年温宿县在托乎拉、吐木秀克和柯克牙等乡镇(管理区)打造林下经济发展专业示范场地20处。
(1)林菌种植模式。在托乎拉乡四大队建立食用菌研究与种植示范中心,在柯柯牙社区、吐木秀克镇三大队、帕克力克村各布局一个食用菌示范点,种植松茸、鸡腿菇、香菇、平菇、黑木耳等;以林下种植鸡腿菇为例,每亩树林可利用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可投料2万斤左右,年均增收1.5万—2万元。在克孜勒镇的初期核桃园,进行了2万亩林下甜菜等饲草料种植推广,效果明显。
(2)林禽养殖模式。在水稻农场清水河、托乎拉乡、恰格拉克乡、佳木镇等地,成功放养(圈养)生态鸡等家禽类(芦花鸡、土鸡、绿头鸭、野鹅、肉鸽等),通过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形成“丰富林源--饲草套种--生态放养(圈养)--禽吃落果、饲草、昆虫--粪便还田--促进立木生长--树上产出优质果品、树下产出生态食品”立体种养的高效循环林下经济模式。
(未完,全文共4711字,当前显示14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