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村级债务的思考

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债务已取代农民负担成为最突出的问题。普遍而沉重的村级债务,给基层政权组织正常运转、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大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办事处有20个村94个组,农业人口3.61万人,劳力1.56万人,耕地面积5.59万亩(2005年全处统计数据),至2006年9月账面债务2017.32万元,村平债务100.85万元、组平债务21.23万元、户平债务1342.6元、人平债务558.7元、亩平债务360.9元。还有因各种原因没有入账的债务459.1万元,如何有效地化解村级债务,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乡镇工作亟需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就农村不良债务的形成原因,造成的恶劣影响,化解措施做进一步探讨。

一、债务形成的原因

1、兴办企业亏损造成的。上个世纪80年代各村兴办企业,由于盲目投资、不注重考察、决策机构失误、管理不善导致亏损,厂办即死,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和债务。**村在1983年办养鸡厂,由于办厂缺启动资金向村民集资,利息比同期银行利率高10个百分点,至1985年3月“停车熄火”,向村民集资的130万元无力偿还形成债务,按全村当年1100人口计算人平负债1182元。

2、政策因素造成的一是原慈化镇1996--1998年对沮漳河堤防进行整险、加固,全镇收缴堤防款标准不统一,有的村是按户收取,有的是按人头收取,有的是按责任田收取,收不齐的款项,只好采取了高出同期银行贷款利息1.5个百分点向村民借款来解危,导致三年间增加村级债务60.12万元;二是“普九”教育达标,根据统计资料全处1993-1995年村级“普九”建设支出302.04万元,其中178.2万元,是靠借贷而来三是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路”是件好事,按政策是不应举债建设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靠捐助、政府补助是远远不够的,难免在工程决算中有超支现象,易出现赤字,引起新一轮债务

3、借贷完成税费任务的。税改以前,农村税费征缴工作是村组干部最头痛的事。国家税费任务年年要完成,要响应“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年底交清单”的号召,但有的要找农民收又收不起来,怎么办。只得靠“借、贷、垫”三条腿走路的办法。原**村2001年全年提留任务只有17.23万元。其中,农业税、特产税、车船使用税分别是6.

48、0.6

7、0.43万元,按说,完成当年的税收任务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村当年债务高达86万元,户平769.2元。任务是“铁”的,在这种情况下,村组干部只有自己垫、向亲朋好友借、向信用社贷来完成征缴工作,如此年复一年的采取“拆东墙,补西墙”方式来完成,结果使村集体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4、财务管理混乱造成的。有的村级债务是在未实行“村账站管”(即后来的村账所管)情况下形成的,主要情况有:一是有的村干部在协助收农业税、“三提五统”中收实物两头得利,采用低进高出,赚钱私分,却以劳力费、损耗费等名义入账做成亏损,形成借债得高息;二是以生活招待费为名胡开乱支,还有一些在村级财务上无法开支的费用,记在生活招待费账上形成债务;三是挪用专项资金,在一些村,有的村干部为尽快的完成政府部署的任务,不顾政策规定,动用村级移民资金替移民交税(费),然后做个往来,往农户账户以“锢”就完事了,但有的移民认为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补偿部分,对村干部意见大,根本不理会这件事,你“锢”你的,我搞我的,反正我没有钱给你。从而在账面上形成应收款;四是贪污挪用引起借债,有的村干部贪污挪用村民上交的税费,用借款来填补窟窿。

二、债务造成的恶劣影响


(未完,全文共4797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