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报告文学抒写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第一篇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多少文人墨客把他久久吟颂。例如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陆游临终前不忘交待妻儿,祖国统一后要到他的坟前告祭;岳飞在背上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短短十四个字,字里行间无不表现出文天祥浓浓的爱国情怀。早在1295年,元军入侵宋朝,文天祥毫不犹豫把全部家产充当了军费。他领兵作战十分勇猛,但还是因为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担任右丞相后,在和元军丞相伯颜谈判时被抓。在关押期间,他宁死不屈,在路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这令我想到了5.12汶川大地震。在震后的第一时间,人民子弟兵冲锋陷阵;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社会各界的爱心如潮水般地涌向灾区。

邱光华机组,他们为了灾区,一趟趟运送伤员、一趟趟送医送药……,因为恶劣天气的原因,飞机撞上了悬崖,他们把自己的热血撒在了抗灾的前线。以前我一直以为爱国离我们很远,也不是我们平凡的人的事情,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现在我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它不象战争时代那样波澜壮阔,那样惊天动地,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现在认真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就是最好的爱国,我要让这种爱国情怀永久地刻在我心中,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

第二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快到了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秋佳节。不过今年的中秋节,由于紧挨着“九一八”事变87周年纪念日,追往思今,使我们于欢庆之际,不能不涌起几多凝重的家国情怀。

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灾难深重的百年屈辱史中,“九一八”并不是孤立的事件,但“九一八”庶几堪称让国人蒙耻最深的事变。仅从事变爆发时中方拥有压倒性的绝对兵力优势,结果却在当局“不抵抗政策”下,于短短4个多月内,断送了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东北三省,导致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而言,就足以羞得国人无地自容。著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女士曾痛斥蒋介石道:“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先生创作的《松花江上》,深切倾诉了东北民众的悲惨遭遇和悲愤激越的情感,更是令人肝肠寸断。

耻辱与苦难,始终是“九一八”绕不过的情感基调。一个忘记所蒙耻辱的民

1族,是永无尊严的可悲族群;一个忘记所受苦难的国度,是永无希望的奴隶之邦。“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尽管中国早已不是羸弱屈辱的“病夫”,华夏大地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翻天复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已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我们仍要铭记本民族的耻与难。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土地虽然肥沃,但向来不出产仇恨、狭隘、侵掠扩张;发展中的中国缺乏很多东西,但向来不缺乏善良、宽容、和平友好。勿忘“九一八”,说到底是为了牢记国耻,唤起必要的忧患意识,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科学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保持这份清醒,仍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外部环境看,日本政府多年来拒不正视侵略历史,拒不反省侵华罪行,右翼势力甚嚣尘上,“拜鬼”、“购岛”闹剧不断,加紧争夺钓鱼岛控制权,加快发展军力,急欲冲破“和平宪法”约束,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大有复活之势。从内部情况看,毋庸讳言,我们民族内部仍有极少数败类,对此,几年前那篇名文《中国还会再出汉奸吗。》已经做了透彻分析,令人倍感沉重。


(未完,全文共7219字,当前显示14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