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营造和谐之风,建设节约型校园10

自评报告

营造和谐之风创建节约型校园

古人的节俭美德与“天人合一”的理念相一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以达到保护、节约自然资源,促进自然生态环境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厉行节约,建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应对资源短缺的唯一选择,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更是一个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命题。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学校,建设节约型学校,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发挥学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倡导节俭之风、文明之风。

一、强化学习,营造氛围

1、学习传统文化,传承节俭美德。中国素有倡导节俭的传统,老子将“俭”视为为人处世的“三宝”之一。此外,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视为同等重要的德目。在生活实践中,古人也十分重视俭与勤、慎之间的和谐统一,把“俭、勤、慎”作为人才的核心素质来培养。将“俭、勤、慎”相统一的实践模式,提高对节俭的认识、加强品德修养也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2、学习时代精神,营造节俭氛围。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文件精神,引导师生员工充分认识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把“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作为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学习认识到勤俭节约并不意味着低品质的生活,一个人的价值不一定要通过奢华的生活来体现。大力倡导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生活习性,同时要及时表彰勤俭节约的人和事,积极营造一种“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二、重视宣传,内化意识

学校层面,政教处、团委围绕创建节约型校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班级板报等媒体开展宣传活动,以增强学生节能、节水、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班级层面,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教师层面,注重强化教职员工特别是各处室负责人、后勤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落实“学生在我心中,我在学生心中”的理念。科学安排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纠正不讲效率、办事拖拉、推诿扯皮、贻误工作等不良现象。通过学校、班级、教师三个层面的宣传,在学生中培养三种意识:


(未完,全文共3187字,当前显示9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