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让学生有不一样的选择

——品社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拓展。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是五年级第一学期教材第三单元《奔腾不息的长江》中的最后一课,既是对本单元前几节课的总结也是补充。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66页的图片和文字是让学生通过观看革命歌剧《江姐》来交流观后感,通过追忆先烈来弘扬和传承他们的精神。67页教材中的三幅图片介绍长江边上的古迹与人文风光,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民族绵长的历史。

想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去寻找孩子身边发生的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对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亲切感,学生才会有真正探究的兴趣。第三单元的前面几节课讲到了长江边上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南京、武汉、重庆。但是五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这三个城市还是很陌生的。在最后一课,我想既然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是长江入海的最后一站,那么这节课我们不妨来讲讲我们的城市——上海。

我们中华路第三小学地处老城厢,老城厢就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有不少革命遗址。豫园点春堂是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军北城指挥部遗址;在1911年1月上海响应武昌起义、光复上海和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时,均以小南门警钟楼的钟声为信号;1989年移位修复的三山会馆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老城厢总部的所在地„„

在课前,我组织学生从网上去收集有关老城厢革命遗址的资料,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制作成ppt,并且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来介绍这些革命遗址。课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老城厢的革命传统,我设计了这样的品社作业:


(未完,全文共2080字,当前显示6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