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渐进式道路反思
回眸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就会发现国有企业改革表面看是提高国企经营效率的问题,实质是公有制、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围绕着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关系的逻辑而展开。
经济学历来认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渐进式改革也为其成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从理论上看,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变革方式。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少经济社会问题和隐患,并加大了后期改革的不确定性和成本。
一、渐进式改革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正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之际,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并在随后年代逐渐兴起。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如何变”的问题,给出了简洁而有力的解释。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正在经历的制度变革给予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对长期中的经济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这也是理解最后结果的关键。以此为依据来看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渐进式改革是理解我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与现存问题的关键。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一般概括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许多研究中国改革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与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苏东激进式“休克疗法”不同,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理性的渐进式成长过程。其中最核心的逻辑是帕累托最优改进。一般认为,价格双轨制改革是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一个范例。其实,回首30年国有企业改革,不难发现渐进式改革同样贯穿整个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权改革的探索
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终于认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而产权制度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然而,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却不是一步到位的。改革之初,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文件,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又开始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先后推行了利润留成、利改税、承包和租赁经营等多种经济责任制形式。从1987年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一大批企业通过实行承包制,滚动发展,迅速壮大。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至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才迈入一个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时期。
2.国企改革攻坚的突破
(未完,全文共4921字,当前显示12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