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云龙山庙会看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姓名:杨成业学号:100663017班级:10营销(z)

摘要

我们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彭城自古列九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孕育、生成和流传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曲艺、民间手工技艺、消费商贸习俗、民间医药、传统体育等,十分出名的主要有八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徐州梆子戏、徐州琴书、徐州剪纸、糖人贡、徐州针插造型工艺、马市街饣它汤。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文化云龙山庙会徐州正文

每年的清明时分,徐州云龙山半腰,云龙湖河畔都会举行盛大而热闹的庙会。走在人山人海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徐州非物质文化的痕迹。每年的庙会我都会去游览一番,发现一年比一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已经越来越丰富和成熟。

走进云龙山山下古老的牌坊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徐州的柳琴戏。它是徐州及周边地区农民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柳琴戏的许多小戏、折子戏大多是从早期的“篇子[2]”或民间故事、传说衍化而成。比如《喝面叶》、《拾棉花》、《借当》、《小书馆》、《回娘家》、《七装》等。听老人说,自明末清初以来,苏北、鲁南地区各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只好背井离乡,以乞讨为生,遂形成庞大的灾民群体。从他们行乞时说唱的“吉利话”开始,经过二百多年的不断衍化,最终创造出江苏柳琴戏这个独具个性和艺术魅力的剧种。形成了现在

[1]清丽、秀美、热烈、泼辣的风格,这种文化艺术品质,正好切合徐州一带原住民的强悍、粗犷而又热情、仗义的性格,因此徐州周边才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说法。

和柳琴戏对台的就只能是徐州梆子戏,这种起源于明朝后期,结合陕西、山西梆子与苏北民歌小调、杂耍曲艺、说唱艺术以及方言俚语、风俗民情,再经过几代艺人潜心打磨,形成的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剧种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戏剧。它主要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我们本地人都叫他为“大戏”。

徐州梆子戏的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以慢板、流水、二


(未完,全文共2874字,当前显示9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