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于经营生态环境与自律发展的分析

我国循环经济是近几年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模式。由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路径与重点选择也有所区别。山区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立足优势,自律发展,经营生态环境,获取生态财富,是像*这样的山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性选择。

一、“从摇篮到摇篮”

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由环境与资源压力下对“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反思后的创新。传统经济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单向式直线过程,其结果是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大。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资源,善待环境,环境资源将无法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20世纪60年代,威廉·麦克多诺和迈克尔·布朗提出,这种直线性过程必将耗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而使人类“从摇篮走向坟墓”。根本的办法是模拟自然界的生物链,重新设计工业流程,使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东西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循环。这种闭环式生产方式,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保护地球,使人类“从摇篮回到摇篮”,永续生存。

循环经济倡导的正是“从摇篮到摇篮”、“从资源到资源”的资源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即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遵循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以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减量化”原则、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和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的“再利用”原则、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回收和转化为资源的“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发展成功的例子很多,有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利用的美国杜邦模式、企业间资源共享与循环的丹麦卡伦堡模式、德国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的dsd模式,以及我国农村沼气、种养植立体化等等。这些基本上是从当地实际出发、着眼于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构建资源循环链。

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为山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考:

1、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山区的落后在于经济的落后,发展经济仍然是主导,但山区经济的发展要重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利益,“先发展后治理”的遗疾足以为鉴;当然也不能以牺牲经济为代价去换取生态平衡,贫穷不可能维护生态环境。出路是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

2、循环经济是自律经济。循环经济要求以生态法则安排经济活动,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资源,推进产品的生态化和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有效地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巨大生态代价和经济成本的非持续问题,把现代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改变行为方式,适应资源环境的约束和经济循环过程的要求。

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一种特殊的资本。要加强对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的约束和规范以缓解这种要素一方面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供给减少的矛盾。

4、发展循环经济要选择相对优势为突破口。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资、技术等支撑,要循序渐进。因为经济基础、存在问题不一样,要选择突破口;特别是选择相对优势为突破口,构建特色循环经济体系。

二、经营生态环境


(未完,全文共8561字,当前显示14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